http://www.csie.ntu.edu.tw/~wcchen/asm98/asm/proj/b85506061/chap2/paging.html
設定分頁功能在控制暫存器(control registers)中,有三個和分頁功能有關的旗標:PG(CR0 的 bit 31)、PSE(CR4 的 bit 4,在 Pentium 和以後的處理器才有)、和 PAE(CR4 的 bit 5,在 Pentium Pro 和 Pentium II 以後的處理器才有)。PG(paging)旗標設為 1 時,就會開啟分頁功能。PSE(page size extensions)旗標設為 1 時,才可以使用 4MB 的分頁大小(否則就只能使用 4KB 的分頁大小)。而 PAE(physical address extension)是 P6 家族新增的功能,可以支援到 64GB 的實體記憶體(本文中不說明這個功能)。
分頁目錄和分頁表分頁目錄和分頁表存放分頁的資訊(參考「記憶體管理」的「緒論」)。分頁目錄的基底位址是存放在 CR3(或稱 PDBR,page directory base register),存放的是實體位址。在開啟分頁功能之前,一定要先設定好這個暫存器的值。在開啟分頁功能之後,可以用 MOV 命令來改變 PDBR 的值,而在工作切換(task switch)時,也可能會載入新的 PDBR 值。也就是說,每一個工作(task)可以有自己的分頁目錄。在工作切換時,前一個工作的分頁目錄可能會被 swap 到硬碟中,而不再存在實體記憶體中。不過,在工作被切換回來之前,一定要使該工作的分頁目錄存放在實體記憶體中,而且在工作切換之前,分頁目錄都必須一直在實體記憶體中。 分頁目錄和分頁表的 entry 格式如下:
上表中的各個欄位的說明如下:
分頁表基底位址、分頁基底位址:存放分頁表/分頁的基底位址(以實體位址)。在 4KB 的分頁中,分頁表和分頁的位址都必須是 4KB 的倍數,所以用 20 bits 來表示基底位址的最左邊的(most-significant)20 bits。在 4MB 的分頁中,分頁的位址必須是 4MB 的倍數,因此用 10 bits 表示基底位址最左數的 10 bits。
P(present)旗標:表示這個分頁(或分頁表)目前是否存在記憶體中。若 P = 1,則表示這個分頁或分頁表在記憶體中,可以進行位址轉換。若 P = 0,則表示這個分頁不在記憶體中,若對這個分頁進行存取動作,會導致 page fault(#PF)例外。作業系統在將分頁 swap 到硬碟時,要把 P 設為 0;而在把分頁由硬碟中讀入時,則要把 P 設為 1。
R/W(read/write)旗標:當 R/W = 1 時,表示分頁可以寫入;當 R/W = 0 時,表示分頁只能讀取(read-only)。當 CR0 的 WP 旗標(第 16 bit)設為 1 時,所有的程式都不能寫入唯讀的分頁;但 WP 為 0 時,具有 supervisor 等級的程序就可以寫入唯讀的分頁。在指向分頁表的分頁目錄 entry 中,這個旗標對其指向的分頁表中的每個分頁都有效。
U/S(user/supervisor)旗標:當 U/S = 1 時,表示分頁是一個 user level 的分頁,而 U/S = 0 時,表示分頁是一個 supervisor level 的分頁。和 R/W 旗標一樣,在分頁目錄中,這個旗標對其指向的分頁表中的每個分頁都有效。
PWT(page-level write-through)旗標:在 PWT = 1 時,處理器會對這個分頁(或分頁表)做 write-through caching;而 PWT = 0 時,處理器會對這個分頁(或分頁表)做 write-back caching。在 CR0 的 CD(cache disable,第 30 bit)設為 1 時,這個旗標會被忽略。
PCD(page cache disable)旗標:在 PCD = 1 時,處理器不會對這個分頁(或分頁表)進行 cache;而 PCD = 0 時,則會進行 cache。例如,在分頁是對映一 I/O 記憶體時,就需要把 cache 關閉。在 CR0 的 CD 旗標設為 1 時,這個旗標會被忽略。
A(accessed)旗標:在 A = 0 時,若分頁被存取,則處理器會把它設為 1。在被設為 1 之後,處理器不會自動把它設為 0,只有軟體可以把它清為 0。因此,通常在一個分頁被載入實體記憶體時,作業系統會把 A 清為 0。記憶體管理程式或作業系統可以利用這個旗標來決定 swap 的方式。
D(dirty)旗標:在 D = 0 時,若對分頁進行寫入動作,則處理器會把它設為 1。在被設為 1 之後,只有軟體可以把它清為 0。通常作業系統在載入一個分頁之後,會把 D 清為 0。如此一來,要把這個分頁 swap 到硬碟中時,若 D 仍為 0,則表示分頁沒有被修改過,就不需要再寫回硬碟中了。這個旗標在「指向分頁表的分頁目錄 entry」中沒有作用。
PS(page size)旗標:這個旗標只在分頁目錄 entry 中有作用。當 PS = 0 時,表示這是一個 4KB 的分頁,因此 entry 是指向一個分頁表;當 PS = 1 時,表示這是一個 4MB 的分頁,因此 entry 是指向一個分頁。只有在 CR4 的 PSE(page size extensions,第 4 bit)為 1 時,才能存取 4MB 的分頁。
G(global)旗標:這是在 Pentium Pro 及之後的處理器才有的旗標。在本文中不討論。在 Pentium 和之前的處理器,這個旗標視為保留旗標,必須設為 0。
保留和可用部分:保留部分一律要設成 0,而可用部分則可以自己決定用途。如果 P 為 0,則整個 entry(除了 P 之外)都視為可用部分,可供作業系統存放相關的資訊(例如,可以用來存放分頁在硬碟 swap file 中的位置)。
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s(TLBs)到記憶體中查分頁目錄和分頁表是非常耗時的工作(需要經由較慢的 memory-bus),而查分頁目錄和分頁表又是非常頻繁的事件(幾乎所有的記憶體存取動作都需要),因此,處理器把最近使用的分頁目錄和分頁表的 entry 存放在叫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s(TLBs)的 cache 中。只有 CPL 為 0 的程序才能選擇 TLB 的 entry 或是把 TLB 設為無效。無論是在更動分頁目錄或分頁表之後,都要立刻把相對的 TLB entry 設為無效,這樣在下次取用這個分頁目錄或分頁表時,才會更新 TLB 的內容(否則就可能會從 TLB 中讀到舊的資料了)。 要把 TLB 設為無效,只要重新載入 CR3 就可以了。要重新載入 CR3,可以用 MOV 指令(例如:MOV CR3, EAX),或是在工作切換時,處理器也會重新載入 CR3 的值。此外,INVLPG 指令可以把某個特定的 TLB entry 設成無效。不過,在某些狀況下,它會把一些 TLB entries 甚至整個 TLB 都設為無效。INVLPG 的參數是該分頁的位址,處理器會把 TLB 中存放該分頁的 entry 設為無效。
分頁的規劃分頁機制在多工作業系統中是很重要的。在多工作業系統中,往往同時執行很多個程式,因此,記憶體可能常常會用盡。但是,即使一個程式載入大量的資料到記憶體中,也很少會同時使用到全部的資料。這時候,把暫時不需要的資料寫入硬碟(或其它類似的裝置)中,就可以空出位置載入其它的程式了。不過,為了管理的方便,分頁的大小往往是固定的。例如,在 IA-32 架構下,分頁的大小是 4KB。分頁如果太大,則在 swap 時,常常會 swap 到不需要 swap 的部分;而若分頁太小,則過於破碎,不易管理,也缺乏效率。 在 i486 和之前的處理器中,分頁的大小只有一種選擇:4KB。在大部分情形中,這個大小還算適當。但是,在某些情形下,可能會需要更大的分頁。因此,在 Pentium 和以後的處理器,就增加了 4MB 的分頁大小。然而,4MB 在一般的情形中,實在是太大了,實用性也降低。不過,4MB 的分頁在某些狀況下還是有用的。例如:為了方便管理,可以把作業系統的核心放在 4MB 的分頁中,而一般應用程式則使用 4KB 的分頁。此外,在 Linux 作業系統中還有一種用法:Linux 作業系統的核心部分常常需要使用實體位址,因此在 Linux 中,應用程式和核心是使用不同的分頁目錄。核心的分頁目錄便是將線性記憶體直接對映到實體記憶體中。在這種情形下,就很適合使用 4MB 的分頁模式。不過,要注意一點:4MB 的分頁模式,只有在 Pentium 及以後的處理器才能使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